10月16日下午,由福耀科技大学教务处主办的“走近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”专题学术讲座在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举行。讲座邀请我校副教务长、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陈徐宗教授主讲,吸引了众多师生到场聆听与交流,现场气氛热烈、学术氛围浓厚。
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John Clarke、Michel H. Devoret与John M. Martinis三位科学家,以表彰他们在“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与能量量子化”方面的卓越贡献。这一发现揭示了量子力学在宏观电路体系中的可观测效应,为实现可控的量子电路与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陈徐宗教授在讲座中以“量子力学的诞生”为起点,回顾了从普朗克、爱因斯坦、玻尔到海森堡、薛定谔等科学家奠定量子理论的历史进程,生动阐释了量子分立性、叠加性与纠缠性等基本特征。他指出,从微观到宏观的量子现象,如约瑟夫森结中的宏观隧穿与能级量子化,是连接经典物理与量子世界的重要桥梁。

在报告的后半部分,陈教授结合PPT展示了超导量子电路的物理机制与量子计算机的体系结构,介绍了量子比特的操控原理、Grover搜索算法和量子傅里叶变换(QFT)的实现过程,并分享了苏州量子中心近年来在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制中的系列进展。他强调,超导量子计算机已完成从功能验证到应用探索的关键跨越,而宏观量子隧穿与能级量子化正是其硬件运行的核心基础。

讲座最后,陈教授寄语青年学子要打牢物理与数学基础,勇于探索未知、敢于迎接挑战,积极投身量子信息科学这一国家战略前沿领域,为我国量子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。师生们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讲座,不仅加深了对诺贝尔奖科学成果的理解,也拓宽了对量子科技未来发展的思考视野。
据悉,福耀科技大学将持续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与科研分享活动,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,搭建师生了解科学前沿、启迪科研创新的重要平台,推动学校科研与教学的高质量协同发展。